治疗方法:
急性食管炎,中医治以清热解毒,行气凉血,利膈止痛为则。自拟基本方:银花15g,黄芩10g,蒲公英15g,桔梗10g,枳壳10g,元胡12g,丹皮10g,赤芍12g,仙鹤草15g,郁金10g,甘草6g。煎煮3次日1剂,慢慢温服。
中医本无“食管炎”病名,根据其症状特点属中医的“噎嗝”、“胸痛”等病症范畴,与“食痹证”的记载也十分相似。
《杂病统源犀烛》一书谓:“名曰食痹,谓食入即痛,吐出乃止也。”食管自咽至胃,为饮食之通道,属胃所主。
若饮食不节,恣食煎炸,辛辣燥热,嗜酒无度,可使湿热蕴结,痰结气阻,损伤食道,以致脉络瘀阻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矣。
故拟 用银花、黄芩、蒲公英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;桔梗、甘草宣散郁热、消嗝止痛;元胡为血中之气药,活血止痛;
丹皮、赤芍活血散瘀,枳壳行气化滞,郁金宽胸解郁,仙鹤草凉血止血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化瘀、解毒利膈之功,故能获此良效。